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三夏”大忙已至,这份夏收攻略请查收!

“三夏”大忙已至,这份夏收攻略请查收!

2025-07-19 14:32:34 [时尚] 来源:凝香馨轩站

夏收、三夏夏种、大忙夏管是已至全年农作物栽培承上启下的要害阶段。6月上中旬,份夏北方主产区冬小麦将进入会集机收阶段。收攻

“三夏”期间,略请北方多地干旱有望缓解!查收

据我国气候局预告,三夏5月31日至6月2日,大忙甘肃东南部、已至陕西南部、份夏河南西南部等气候干旱区将呈现小到中雨,收攻局地大雨,略请有利于旱情平缓,查收部分麦收会时间短受阻。三夏未来10天,陕西中北部、河南西北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区域没有显着降水,晴好气候有利于加速麦收进展。

全国降水量预告图(5月31日08时-6月1日08时)(图片来历:我国气候局网站)。

全国降水量预告图(6月1日08时-2日08时)(图片来历:我国气候局网站)。

“三夏”期间,干热风和烂场雨是农作物的两大首要要挟。前者使小麦减产危险添加,后者则会导致老练的小麦和油菜籽粒发芽、霉变。

怎样防备干热风?我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录祥给出如下主张↓↓。

一是科学灌溉,优化田间环境。对墒情缺乏的麦田,应在灌浆初期及时洒水,弥补水分,调理田间小气候;

二是叶面喷肥,增强抗逆才干。喷施叶面肥是防干热风、防早衰最简洁有用的技能办法之一,可满意小麦植株后期营养需求,促进籽粒灌浆;

三是选好种类,从源头上防备干热风。

5月29日,在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实业集团农业第四分公司的麦田里,农机手操作收割机收成小麦(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麦收期间遭受烂场雨怎样办?专家主张,结合气候条件、小麦老练度和田间状况,采纳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最大极限削减丢失——。

及时抢收与暴晒烘干。要精准判别老练度,若籽粒含水量≤20%且气候预告继续阴雨时,要运用雨停空隙抢收,防止穗发芽或霉变。收成后假如无法暴晒,应运用低温循环式烘干机(温度≤50℃)机械烘干。没有烘干条件的话,能够将小麦摊放在通风杰出的室内(如库房、厂房),麦粒摊放厚度≤30cm,定时翻动,必要时用电扇辅佐除湿。

穗发芽防控。假如降雨前小麦已黄熟,能够喷施“穗萌抑制剂”(如掉落酸类药剂)推迟发芽。因为种类穗发芽的差异性,主张优先抢收白皮小麦(抗穗发芽才干弱),红皮小麦能够恰当拖延;易倒伏种类需提早规划收割次序。

5月26日,在河北省曲周县,我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来往田间,看小麦长势,进行各种实验,为小麦丰登保驾护航。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三夏”期间,需求防备哪些病虫害?

中央气候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王纯枝说,当黄淮海、长江中下流等地的冬小麦进入灌浆老练期,多雨易引发条锈病等盛行,导致叶片枯黄、灌浆受阻;高温少雨易导致蚜虫、麦蜘蛛很多繁衍,刺吸植株汁液致早衰瘪粒。而东北、黄淮海等地的大豆产区,易受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及大豆蚜虫、食心虫等损害。

玉米产区危险状况怎样样?专家表明,东北、西北区域春玉米播种期要防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啃根,黄淮海夏玉米苗期至成长旺盛期要警觉黏虫、草地贪夜蛾、蝗虫等迁飞啃食叶片,玉米螟与南边锈病也要要点防控。

长江流域一季稻移栽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两迁”害虫从南向北迁入,刺吸水稻汁液或取食叶肉,前者还传达病毒。

5月28日,江苏农垦三河农场员工在装车收割的小麦。新华社发(许昌银摄)。

水利是保证夏收的要害一环。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夏粮收成平稳顺畅,“三夏”期间各级水利部门计划这样干↓↓。

●继续加强雨情、水情、墒情、农情和存量水资源翻滚监测预告,动态剖析研判旱情展开态势。

●精准调度水库下泄流量,科学依规有序展开河道引水,逐灌区、逐时段精密精准做好灌溉保证。

●量体裁衣推行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滴灌、微喷)等高效节水灌溉技能,进步水资源运用功率。

图为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通远大街生王村正在灌溉的麦田。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提示,“三夏”期间气候复杂多变,有必要警觉“旱涝急转”。既要防旱,也要高度警觉局地强降雨、雷暴劲风等强对流气候或许引发的洪涝灾害,特别是对夏收作业的影响。

相关负责人主张,各地分配水资源时,要像“水管家”相同全盘考虑——不能只管眼前旱情,还要防止“上游调水下流干”的连锁反应。只要让每一滴水都“精准上岗”,才干既解农田之渴,又护江河安澜。(记者魏弘毅、刘诗平、古一平)。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