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内蒙古,那么远这么近

内蒙古,那么远这么近

2025-07-19 07:54:01 [休闲] 来源:凝香馨轩站

【编者按】。内蒙古

“姥姥姥爷牵着我,那远近踏上一趟绿皮火车,自杭州起程,摇晃过二十五小时,直达内蒙古乌兰察布……”一篇名为《旧轨返乡》的中学生作文在网络走红,也让作者张潇冉的家园出了名儿。这个间隔杭州 25个小时火车车程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是个怎样的城市?乌兰察布市地点的内蒙古自治区有着怎样的偏僻和广阔?

咱们想以真挚为笔、客观为墨,那远近将咱们看到的、了解到的内蒙古内蒙古展示给读者朋友们:有点远又很近的内蒙古,是那远近值得你挑选的“诗和远方”。

远到天边的内蒙古内蒙古。

内蒙古的那远近广阔与广大,从地理上讲或许不必多言,内蒙古但人们很简略含糊这份广阔的那远近详细内在。内蒙古的内蒙古广阔催生了许多诗意的幻想,描绘了一起的那远近景色与人文,却也简略含糊外界对这儿的内蒙古认知。而在这片太阳都要走上两个小时的那远近土地上,前史的内蒙古纵深或许比空间更远。

从杭州到乌兰察布的火车车程居然要25个小时,时刻太久了吗?在内蒙古境内,这段车程不算什么。假如想从内蒙古最西端的额济纳旗前往最东端的鄂伦春自治旗,公路旅途有近3000公里。即使一路不断、接连驾驭,也要开三四十个小时,这段旅程比北京到海南海口的间隔还要多近400公里。

2024年7月16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拍照的西乌珠穆沁草原风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连振 摄。

内蒙古终究有多远?

从地图上看,内蒙古处在雄鸡的脊背部分,横跨了东北、华北、西北三个区域,又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8个省区相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真的是仅凭一己之力,构成了大半个我国的北部地图。

内蒙古不只远,并且大。内蒙古东西跨度超越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超越1700公里,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假如驾车从上海前往云南昆明,途经6个省市的旅途大约才干挨近2400公里。

假如不亲自来趟内蒙古,很难切身体会到内蒙古的广阔。假如要带车下乡采访,从坐落内蒙古中部的呼和浩特市动身,除了包头、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锡林郭勒等部分盟市能够完结本日抵达以外,要去阿拉善、呼伦贝尔、通辽、兴安盟等盟市,必定要一天以上的车程,有些当地乃至需求两天半到三天时刻。

而在牧区采访,开一天的车,往往也只能造访两三户牧民,因而有时候牧民说他家很近,后来咱们才了解,这个“近”大约是300公里的间隔。

2023年3月29日,西乌珠穆沁旗牧民朝克德力根站在牧场的羊群之中显露笑脸。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贝赫 摄。

202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让许多人对内蒙古之大,有了直观的体会。算上大众项目,内蒙古共有5个赛区。内蒙古的广阔叠加赛区的涣散,让许多榜首次来内蒙古的媒体朋友深感分身不暇,恨不能变身孙悟空,揪下几根毫毛,变成几个自己,把每个赛区都跑一跑。

坐落内蒙古东端的海拉尔赛区到坐落内蒙古中部的凉城赛区,有1400多公里的车程,即使乘坐飞机也需求1个多小时的时刻。扎兰屯赛区与海拉尔赛区同在呼伦贝尔市,间隔最近,但也相距300多公里。假如在内蒙古冰上运动练习中心赏识完美丽的花样滑冰,还想去扎兰屯看苏翊鸣露脸单板滑雪U型场所技巧竞赛,开车得4个多小时才干从海拉尔抵达扎兰屯的金龙山滑雪场。

自短视频渠道鼓起以来,“怎样走出内蒙古”成为许多旅行博主的困惑之一,常有人吐槽“怎样开车、坐车这么久,还没有走出内蒙古……”究竟,在法国坐1小时的车或许到了德国,在德国坐1小时车或许到了波兰。但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暮色四合时,阿拉善的晚霞才刚染红天边,你坐几十个小时的车,或许还在内蒙古。

比起广阔的地域和无边的草原,这片土地上源源不绝的前史和穿过年月的故事,或许更能发出耐久的魅力。

“五千年前的风,早已止息,而它还保留着,在风中的姿势。”描绘文物红山玉龙的文字早已跟着《假如国宝会说话》被许多人津津有味,但这件文物的出土地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却在许多人眼中十分生疏。

当被誉为“中华榜首龙”的“C”形玉龙在我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时,许多人或许仅仅扫一眼便仓促走过,错失的或许不只仅这件宝贵的文物,还有散布在内蒙古西辽河流域、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的红山文明。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呼仁敖包山邻近的岩石上,岩羊、骆驼、打猎图仍旧坚持着三千年前的先人们描绘时的姿态。这片凝聚韶光的阴山壁画,或许是国际最陈旧的艺术珍品之一。而它反映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前史图景,也在内蒙古各地传承了下来。

这份六合奉送的雄壮,在大众的心里构筑了一种无形的间隔感,既会让人发生“神往”也会含糊认知:你们是不是都住蒙古包啊?孩子们骑马上学吗?水龙头里流的是牛奶吗?是不是一场沙尘暴飞沙走石刮半年?内蒙古有楼房大厦吗?白净水嫩的女孩居然出世在内蒙古……本来,读者还有这么多的困惑。咱们还要持续远行,哪怕远到天边。(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丽娜)。

近在天涯的内蒙古。

现在的内蒙古好像有种“折叠时空”的才干,把“天边”拉到你的面前。交通的飞速开展,把空间间隔紧缩得越来越短。不断开展的航天工作、动力工业等,让内蒙古与外界的密切触摸越来越频频。而不断出现在朋友圈的内蒙古景致和“埋伏”在咱们身旁的“内蒙古制作”,在不断地走入更多人日常日子的一起,也让人感觉内蒙古近了,好像近在天涯。

从首都北京动身,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乘坐高铁只需求2个多小时,这中心有一站便是张潇冉的家园乌兰察布市。早年从北京到呼和浩特市乘坐火车至少需求6个小时,在卧铺车厢美美地睡一觉是上车的“标配”,现在只能浅浅地打个盹。假如从北京动身到乌兰察布市,即使再困,许多人也不敢睡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睡到下一站,那就不得不在呼和浩特“打个卡”了。

自从张呼高铁注册,不管从乌兰察布仍是呼和浩特动身,当天往复北京成为一件很简略的事,这段间隔用“天涯之间”来描述好像不再是比方。

作为北京市的后花园,乌兰察布市的“火星”成为许多人神往的旅行目的地。尽管不是真的火星,但乌兰察布市的乌兰哈达火山却能令人发生“假装在火星”的真实感。每当假日,北京市前往乌兰察布市的动车车票,可谓一票难求。

短短几年,跟着交通环境的改动以及旅行产品的晋级,内蒙古的城市、县区俨然成了北京人出游的“周边”。不只仅呼和浩特、乌兰察布能够通过高铁2个多小时直达北京,赤峰到北京的高铁相同在2小时到3小时之间,通辽进京也不过是4个小时的车程……悠远的内蒙古,相同能够“说走就走”。到2023年,内蒙古铁路经营路程达1.48万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548公里。到2025年末,内蒙古高铁路程将达1000公里。草原动车不断贯穿内蒙古东西部,46个民用机场织就空中走廊。仅在首府呼和浩特,本年夏航季就方案运营航线139条,通航城市92个——现代内蒙古正在改写空间界说。

欣赏完北京玉渊潭的樱花,既能够挑选去乌兰察布体会一番“火星人的日常”,也能够挑选去赤峰市承受红山文明的洗礼与熏陶,还能够挑选去通辽市品味一下地道的科尔沁牛肉……此时此时,时空的高度折叠,让人挑选困难。一个周末必定不行体会内蒙古,那就多留几个周末给内蒙古吧。

2024年末连通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集宁经大同至原平的高铁注册运营,晋蒙两省区间又新增一条高铁大通道。而包银高铁内蒙古段估计2025年建成。到时,包头到银川列车最快运转时刻将由现在的6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小时,并完结内蒙古西部盟市高铁全掩盖。

内蒙古地域很广,但现已不再是“车马很慢”。

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划破额济纳的夜空,这是“神舟”与内蒙古的又一次牵手。而“神舟”在太空飞翔6个月后,再度回来这颗心爱的蓝色星球时,它返乡的“车站”,仍是与航天工作深深结缘的内蒙古。

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焚烧发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连振 摄。

在草原、戈壁滩追火箭成了全国各地“航天粉”神往的“特征浪漫”。不止是航天工作,或许普通人家里点亮的一盏灯,喝到的一杯牛奶,吃的一份薯条、一顿火锅,都或多或少有内蒙古的影子。

作为国家重要动力基地,内蒙古动力范畴2024年在煤炭外运量、煤炭保供任务量、电力总装机能等10项目标持续坚持全国榜首的基础上,再新增煤炭产量、新式储能装机规划、绿电买卖规划、煤制气产量、绿氢产能5个全国榜首,全区3150亿度外送电点亮万家灯火。

作为全国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达820.1亿斤,居全国第六,是全国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内蒙古的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榜首,乳肉薯绒等7条要点工业链产量打破7000亿元。

你吃的绿色食品,不少都产在内蒙古。全国每6杯牛奶有1杯多产自内蒙古,每10斤牛肉有1斤产自内蒙古,特征农产品极速出塞,横跨山海,直抵你家楼下。当你在广州涮起锡林郭勒的羊肉时,“内蒙古滋味”便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成为最亲热的“近邻”。

你的手机数据,或许就“藏”在内蒙古。跟着新一轮科技革新的到来,要完结数字化就必定需求巨大的数据存储、传输、核算等作为支撑,我国发动又一项超级工程——“东数西算”,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快手等数据中心纷繁落地内蒙古,驾“云”而上,乘“数”腾飞,让大草原与外界深度链接在一起。

这些品在舌尖里、闪在朋友圈的内蒙古,正在不断给人们一种奇妙的“心思同频”。所谓悠远,不过是抵达心里的诗意测量。真实走近,会让你与这片草原血脉相连。(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达日罕)。

我和草原有个约好。

内蒙古的广阔,有着从草原到林海,从“几字弯”到沙海的多种诠释。内蒙古的美食,有着各地对极致朴实甘旨的竞赛与宽和。内蒙古的热心,则像一曲永不闭幕的草原长调。这些不同类别的特征,都在不断暗示你——我和内蒙古有个约好,寻觅诗意与魂灵的共识。

乌兰毛都草原上一名游客体会骑马。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李志鹏 摄。

“我和草原有个约好,相约去寻觅一起的根。”欢迎远方的朋友,随时来到内蒙古。

内蒙古的一起之处在于,这片土地能满意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悉数幻想:奔驰在草原上的快马,鸿雁歌声里的忧伤,游子诉不尽的衷肠,奶酒的醇美,还有飘荡的哈达……。

具有近八分之一我国国土面积的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种自然景观,保留着大面积的原始生态区域,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生态功用区,也是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的天然草原面积达13亿亩,约占全国天然牧场的四分之一。夏日的内蒙古草原,绿色的草原好像一张连绵无尽的绿色草毯,铺满了你目之所及的当地。到了夜晚,草原则会带给人寂静的美。没有了城市里灯火的影响,夜色延伸开来,但昂首望向天空,“星光点点”在此时具象化了,只要在神话传说中听过的银河,静静地镶嵌在夜空中,闪烁着来自曩昔的光辉。

大草原是内蒙古的标签,但内蒙古不只要大草原,从东部的大兴安岭到西部的贺兰山,从北部的阴山山脉到南部的黄河沿岸,内蒙古的地形崎岖多变,孕育了丰厚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在内蒙古的最东边,巍巍的兴安岭弯曲南下,描绘了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归纳。作为内蒙古每天最早迎候拂晓的当地,松青桦洁、万山耸翠的大兴安岭蕴藏着无尽的绿色。到2024年12月底,内蒙古的森林面积到达3.57亿亩,居全国榜首。内蒙古不只要大森林,还有大沙漠、大湖泊,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绘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现象,在内蒙古轻轻松松就能找到配文的印象。

除了无法一语归纳的美景,还有一顿吃不完的内蒙古美食。内蒙古最著名的美食,或许便是羊肉。但各地的羊肉之间,还存在“内战”。曾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内蒙古各盟市之间的羊肉相互“拆台”,而不是打出一个一致的品牌呢?内蒙古人表明,甭说内蒙古12个盟市之间的羊肉质量难分高下,即使是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来自锡林郭勒盟的羊肉,苏尼特右旗和东乌珠穆沁旗的羊肉究竟谁排榜首名,或许也是无解的答案。

这略显天真但又极端仔细的羊肉质量“大战”背面,是每个内蒙古人对自己家园羊肉的自傲和骄傲。内蒙古的羊肉做法既简略又杂乱,首要依托羊肉自身的质量。涮羊肉、手把肉、烤全羊、羊肉串、冰煮羊、羊肉馅儿的烧卖……即使仅仅品味内蒙古的羊肉,一天三餐都吃羊肉,或许也要好几天才干大约尝个遍。

2024年9月25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中轴线相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连振 摄。

但内蒙古最大的魅力或许既不是这儿的美景,也不是这儿的美食,而是这儿心爱的人。广阔的土地养不出“狭隘”的人,热心豪爽的性情是内蒙古人身上最显着的标签。

在网络上撒播的视频中,内蒙古的朋友们在酒过三巡后,总要献歌一曲。对此,有“不明真相”的大众惴惴不安地问,假如不会歌唱,在内蒙古能不能吃上饭?接下来就不得不解释一下了,在饭桌上献歌一曲的习气,既是内蒙古人能歌善舞的生动体现,也是他们热心好客的另一种体现方式。当对客人的欢迎和喜爱,用言语表达过之后,重复的言语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不如一首质朴动听的歌,让你从心底里感受到内蒙古的热心好客,让内蒙古以歌声的方式留在你的心里。

内蒙古人的热心更多地不是体现在言语,而是体现在举动。在牧区,不管进到谁家,女主人都会给你倒上热火朝天的奶茶,端出奶食盒,奶皮子、奶豆腐、酸奶糖、炒米一应俱全。到了饭点儿,他们也总要约请你留下吃过再走,为你做一道最简略,也最想拿来款待亲朋的手把肉。

内蒙古是如此一起,但又是如此“寻常”。

内蒙古是咱们最了解的榜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各个民族在内蒙古共居共学同事共乐。他人一传闻咱们来自内蒙古,总以为“人均”都能长调与呼麦,其实能歌善舞对许多人来说也是个终极难题。骑马能够是爱好,也能够是一种职业技能,但它根本在景区、草原或是马场。孩子们能在校园报名射箭训练,但更多的仍是特长班。老友团聚时,多数人难做到千杯不醉,饭桌上也未必无肉不欢。

2024年7月25日,游客在呼和浩特市伊利健康谷景区观赏旅游。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李志鹏 摄。

这儿的城市也楼房树立,民族服饰的开展从传统走向日子化,咱们更喜爱怎样舒畅怎样穿。内蒙古高原尽管也带着“高原”二字,但“高原红”未必是“标配”,肤若白雪之人也并不罕见。内蒙古人热心勇敢的自是有之,但性情温婉如春风拂面之人也举目皆是。

2024年12月30日,冬日时节,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出现一派苍莽雄壮的现象。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贝赫摄。

许多人或许还在忧虑内蒙古的飞沙走石,这儿得敲敲黑板了。内蒙古的风仍是一如人们描述的那样“劲爽”,但风沙已不再相伴,由于这儿的治沙功率超出你的幻想。内蒙古2024年全年完结防沙治沙1954万亩,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管理沙化土地238万亩,以日均治沙6万亩的骄人战绩领跑全国,再次改写“国际治沙看我国、我国治沙看内蒙古”的界说。草原上矗立的大风车“吱哟哟地转”,正在助力内蒙古在新动力范畴“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有人或许觉得内蒙古人,过的是慢吞吞的诗意日子。可事实上,正在“闯新路、进中游”的内蒙古人,哪里甘愿“躺平”?这儿的公民对待工作和工作相同拼到“飞起”,各地都在争上游比实绩,首要经济目标增速现已接连三年进入全国榜首方阵。

“近”与“远”将内蒙古谱写成一曲容纳的歌,既有“天苍苍,野茫茫”“大漠孤烟直”的诗和远方,又有触手可及的现代都市日子。当草原上的勒勒车与高速公路并行,当马头琴声与流行音乐交错,当生态文明与经济开展调和共进,内蒙古正在成为调查我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起棱镜,折射出文明传承与年代变迁错落有致的光谱。(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春燕)。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