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长阳:非遗正芳华 土家少年接棒文明传承

长阳:非遗正芳华 土家少年接棒文明传承

2025-07-19 12:29:00 [百科] 来源:凝香馨轩站

6月14日是长阳承全国第20个“文明和自然遗产日”,6月11日,非遗在“中国民间文明艺术之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正芳宽广青少年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台献艺,华土在土家族传统文明中罗致前行力气,家少让非遗之花开放馨香明丽。年接

在资丘民族文明馆的棒文舞台上,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明传小学生们,正饶有兴致地弹唱新编南曲《渔家乐》。长阳承幼嫩的非遗手指在三弦上悄悄拨动,动听的正芳曲调如潺潺流水,动人肺腑。华土他们用芳华的家少声响,诠释着非遗的年接新时尚,让陈旧的棒文南曲勃发出新的生机。“非遗不是老古董,而是咱们土家少年的新时尚。”资丘小学学生田涵微说。

与孩子们同台的,还有身怀绝技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以深沉的功底和精深的技艺,为扮演增添了浑厚的神韵。沉稳的嗓音与孩子们洪亮的童声相互交织令人沉醉。省级南曲代表性传承人覃远新慨叹道:“孩子们的体现令人眼前一亮,这种沉溺式的体会是一种卓有成效的传承方法。”。

在资丘镇,非遗的传承已构成一套完善的系统。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身授课,老、中、青三代严密结合,一起构成了一条坚韧的文明枢纽。这条枢纽,将土家文明的曩昔、现在与未来严密相连,为民族民间文明的传承与开展注入了连绵不断的动力。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800多名文明志愿者接棒非遗传承的重担。南曲、土家撒叶儿嗬、九子鞭等非遗项目在他们的尽力下,完成了活态传承。通过19年的深耕培育,7000多名民族文明“小传人”如漫山遍野般出现,成为非遗传承的中坚力气。“让非遗扎根童心,培育更多文明传承的‘火种’。”资丘小学教师田华容表明,非遗项目展现不是简略的扮演,而是要让孩子们真实爱上它、传承它。

与此同时,当地还活跃推动非遗代表性项目特征基地建造,发挥非遗传习站点的效果。一批集传承、体会、教育、训练为一体的非遗传承体会基地应运而生,为非遗的传承与开展供给了宽广的渠道。“开发了阶梯课程系统,新增‘非遗+科技’‘非遗+美育’跨学科交融课程,期望以青少年传承激活文明基因,以文明实践修养精神家园,让非遗扎根,让文明长青。”资丘民族文明馆馆长刘光菊说。

在这片充溢文明底蕴的土地上,非遗正以芳华的姿势,开放着诱人的光荣。土家少年们接过文明传承的接力棒,用他们的热心和才智,书写着非遗传承的新篇章。(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田亚敏 黄文胜 雷丹 杜丽)。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