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越来越尊重学生爱好志愿 高校转专业方针进一步“松绑”

越来越尊重学生爱好志愿 高校转专业方针进一步“松绑”

2025-07-19 08:00:08 [探索] 来源:凝香馨轩站

  到6月25日,松绑全国31个省份已连续发布了各自的越越业方高考选取分数线,很多高考考生行将进入自愿填写阶段。尊重志愿转专针进

  前段时刻,学生多所高校连续发布招生方针后,爱好不少家长和考生对并非本年新推的高校“转专业方针”的重视度持续攀升。

越来越尊重学生爱好志愿 高校转专业方针进一步“松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整理发现,松绑近年来,越越业方不少高校转专业方针相对宽松,尊重志愿转专针进比方,学生遍及施行“转出不设限”或“屡次请求时机”方针,爱好部分院校乃至答应跨学科转专业。高校本年,松绑又有一些高校进一步“松绑”了转专业方针,越越业方比方,尊重志愿转专针进下调了转专业的年级:华南理工大学除艺术、体育和强基方案外,大一和大二学生均可屡次无约束请求转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初次将转专业请求时刻节点提早到大一完毕,可以请求跨大类的转专业,尔后每个学期都可以自在请求转专业。

越来越尊重学生爱好志愿 高校转专业方针进一步“松绑”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睿解说,北航本年对转专业时刻节点的调整,是期望学生可以更早地作出专业挑选,让那些在大一完毕时就有清晰转专业自愿的学生削减在原专业多学一个学期课程消耗的时刻。

越来越尊重学生爱好志愿 高校转专业方针进一步“松绑”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副处长李晓锋说,放宽转专业方针首要是为了“尊重学生爱好自愿,把专业挑选权交给学生,鼓舞学生个性化展开,激起学生学习自动性和创造性”。

  。“松绑”的是什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整理了多所高校的转专业方针。不少高校专门提出“转出零门槛”,对转出专业不设约束,仅需经过转入学院查核。

  比方,在契合教育部相关规则的前提下,北京大学自2017年起取消了学生地点院系的转出审阅程序,要求各院系不得约束学生的转出,而且,学生还可以在本院系内自在调整专业和方向。北京邮电大学施行“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查核”,本年持续施行“转专业请求零门槛”方针。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宣告,不约束学分排名和挂科门数,医学院与本部之间各专业可以互转,且“各学院转出名额不设约束”。武汉大学也是自2024级起,答应跨学院自在转专业,不设转出约束条件。

  除了请求门槛与规划约束,学生转专业的时刻窗口也是多所高校相关方针中的要点。

  比方,在上海交通大学,大一至大三学生均可请求转专业;山东大学转专业方针规则,答应一、二年级本科生请求,经过双向挑选和学院查核完成专业调整 ;我国农业大学转专业作业每学期展开一次,学生报名时答应填写1个自愿学院,最多可挑选该学院的两个专业;武汉大学的规则是,从2024级起,学生大类分流至详细专业时刻延伸至大三下学期;北京邮电大学除中外合作办学和艺术类专业外的一切专业,答应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完毕和大一下学期完毕时各提交一次转专业请求。

  “咱们校园有40%到50%的学生有过转专业阅历。”我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郑阳恒说到,这是为了“给学生试错的时机”。这种试错自在依托于该校“三段式”培育机制——学生可在本科大二、大三阶段两次自主替换专业。

  转专业时刻窗口的调整,使得不少高校学生“试错的时机”更多了。比方,同济大学在可请求次数上格外杰出,给学生供给7次转专业时机,包含中外合作办学转出、文转理工和医科转入。

  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常务副主任王浩宇说,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大一期末就可转,学生有6次转专业时机”,“转出无约束,转入有查核,遵从学生爱好方向”。

  。高校给“转专业”加了什么料。

  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转专业是学生学习挑选权的组成部分。他说到,除了挑选权,还要考虑进步教育教育质量,“让教育更有针对性,完成对症下药”。

  不少高校依据各自的特征,也给自己的转专业方针“加了料”。

  现在,武汉大学转专业方针的杰出特点是“转学院”机制。

  李晓锋告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一方面,武大各学院不得约束契合转学条件学生的转出请求,同一学院内施行大类培育和专业灵敏调整机制;另一方面,武大同一学部内转学院在培育规划答应条件下,接纳学院尽或许满意学生需求。跨学部转学院采纳保护性约束,防止学生因学科差异过大影响学业进展。

  “2025年校园施行转学院方针后,跨学院转专业成功率超越70%,比上一年进步了10多个百分点。”李晓锋说。

  关于北京邮电大学转专业准则,北邮招生处副处长兼本科招办主任陈伟介绍,学院的查核不是一致标准,而是根据专业特征和人才培育形式。“北邮一切专业都有人工智能的通识教育全掩盖,在培育过程中引进通讯、计算机、电子信息等未来展开相关的内容。”这种变革使学生“进来今后发现专业更优化晋级,对这个专业仍是挺感爱好的”,然后下降转出率。

  南京大学相关担任人告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现在,南大除经过“综评学科爱好类、强基、提早批、中外合作办学”等录进来不答应转专业的学生外,本科重生入校后,即可参与14个学科优秀方案2.0的二次选拔。此外,南大90多个专业全面敞开,一切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辅修,学生到达规则条件,毕业时不只取得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还可一起取得辅修学士学位。

  。树立学科展开、人才培育和资源活动匹配机制。

  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一般高等校园学生办理规则》中初次清晰,学生可以按校园的规则请求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地点校园同意。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速建造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进步人才培育能力的定见》提出,扩展学生学习自主权、挑选权,鼓舞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答应学生自主挑选专业和课程。

  在储朝晖看来,高校转专业方针的改变,适应了局势改变的需求,表现了高等教育从方案分配向个性化培育的转型。

  “学生的转专业需求,将促进高校自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工业展开,活跃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进步人才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类培育契合未来社会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经过大类培育可以为学生打牢宽口径常识根底,拓展学生学科视界,为未来长时间展开奠定根底。大类培育再结合专业分流,也将下降学生专业挑选的盲目性。”李晓锋说。

  准则规划包含两层考量。李晓锋也说到,放宽转专业方针确实“会给校园办理带来应战”。一些抢手专业或许学生需求过多,会导致教育资源缺乏,从而影响教育秩序和教育质量。

  以我国科学院大学为例,一方面,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能等专业转入学生人数添加;另一方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天文学等专业人数却在削减。

  我国科学院大学招生相关担任人不忧虑这个问题。这名担任人在直播宣讲中表明:校园背靠113所科研院所和丰盛的导师资源,能为相对“冷门”专业的学生供给保证;更重要的是,“校园自在专业方针和本科‘三段式’贯穿培育形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真实保证学生能学到自己感爱好、想学的专业”。

  “保专业的方针其实北邮曾经就有。”陈伟说,北邮经过招生选取专业保证方针,削减学生将来的转专业需求,“由于招生时就现已让学生去到了自己喜爱的专业”。他一起提示,期望学生可以科学地剖析自己,“不要盲目跟风转到某个专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张茜 见习记者 李思 实习生 刘璇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